本年初,筹备数月的演艺戏曲《锣鼓响—海珠湾》於演艺学院首演,剧场里座无虚席。一个忙碌的身影在后台穿梭,叮嘱著即将上台的同学们,「在台上要稳,要平常心,千万不能一上台就卯足了劲儿,平时翻三个演出时就想翻五个,反而出事。」
这些话出自这出剧的导演和艺术总监—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副教授(表演—戏曲)邢金沙老师。舞台经验丰富的她於二零零九年获得中国梅花奖,多年在港培育戏曲人才,学生们目前已经是香港戏曲界的中流砥柱。
邢金沙出身於浙江昆剧团,十五岁与昆曲结缘,年少时屡获奖项,八十年代定居香港。二零零七年加入香港演艺学院担任戏曲课程导师,两年后更摘下中国戏剧最高殊荣「梅花奖」,艺术成就再创高峰。多年来,邢老师与戏曲学院共同成长,身兼学院副教授、昆曲演员、戏曲评委等多重身份,在艺术路上走过大半世纪,致力推动昆曲复兴,也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邢金沙生於浙江杭州,父母都是戏迷,从小学习琵琶,也喜欢唱歌跳舞,其后进入浙江昆剧团学员班学习昆曲。昆曲是一门古老而典雅的戏曲典范,以唱腔细腻、舞蹈飘逸、文辞优美见称,明嘉靖至清干隆二百多年间是全盛期,随后逐渐低迷,直至上世纪经历文革,几乎从此没落。
一九七八年,浙江昆剧团恢复招收「秀」字科学员,邢金沙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一九八二年,她凭藉《八仙过海》饰演鲤鱼仙子荣获优秀小百花奖;一九八五年凭《伏波将军》马缨一角获青年演员一等奖。
婚后不久,邢金沙为照顾丈夫年迈双亲移居香港,后进入无綫电视做普通话配音工作。她不忘戏曲,在业余时间成立了戏曲传习社。后来学生告诉她演艺学院招聘戏曲老师,她二话不说辞去从事十八年的配音工作,加入演艺学院。「当时戏曲学院还在招聘院长,学士课程和文凭课程也未开办,我和学院就这样一路走来,过程毫不简单,却深感荣幸。」
二零零九年,已届四十五岁的她,把握最后一年参与竞逐「中国戏剧梅花奖」的资格,日夜苦练琢磨,最终以《牡丹亭.游园》、《蝴蝶梦.说亲》、《西游记.借扇》三段折子戏夺得第二十四届梅花奖。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荣誉,得奖者的艺术造诣备受肯定,「获奖对个人艺术生涯和发展都有积极影响,会受到更多关注,有更多演出和合作机会,进一步提高艺术成就。」
融合戏曲精髓
二零一三年,香港演艺学院开办全球首个四年制戏曲艺术学士(荣誉)学位课程。邢老师升任副教授(表演—戏曲),她将自己从「百戏之祖」昆曲的舞台上表演过、得过奖的优秀剧目移植到粤剧,例如《八仙过海》、《百花公主》、《游园惊梦》等,将有关舞台调度、台步运用、情绪变化、节奏处理、身段设计等心得和体会融入教学中。「昆曲演员都是代代相传,靠老师教授一招一式,这些东西在书本上学不到。」
尽管近年传统戏曲有复兴之势,要做到传承和振兴,路漫漫其修远兮。邢金沙最近获邀担任第三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评委,面对新生代的演员和观众,她得到新的启发。「传统的小剧院只能容纳二百多人,在台上放眼看去都是头发花白的观众。今次到广州发觉当地很流行戏曲电影,将经典剧目《白蛇传》、《天女散花》等拍成电影,年轻人都很受落。」
此外,邢金沙每年都会在香港举行戏曲演出,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计划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演出《纪念古兆申先生—昆剧《牡丹亭》全本》。此次的《牡丹亭》从五十五出精选编辑出一晚的剧目,将由两岸三地的艺术家联袂打造首演,邢金沙将带领香港演艺学院的学生、台湾的温宇航及中国浙江昆剧团共同演绎。
肩负传承使命
在快速发展的社会,戏曲被许多人认为是太传统的小众爱好,如何普及宣传是业界需要思索的问题。邢老师写下三项「传承」建议:「首先是要重视基础教育,很多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源自小时候家长带他们去看戏,小孩子觉得演员的服饰扮相叮叮当当的很漂亮,这是对戏曲认同的第一步。」
燃起了火苗,下一步是为年轻演员提供更多演出和学习机会,「四年课程很快完结,如果毕业后没有演出平台便白白浪费掉,希望香港政府未来搭建更多平台,让年轻人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戏曲。」
最后是鼓励创新,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,允许和鼓励年轻人对戏曲进行创新和尝试,使戏曲艺术不断更新和发展。以水袖为例,「以前的水袖很短,现在变得愈来愈长,舞动起来很漂亮,审美标准也要与时并进。」
年初公演的演艺戏曲《锣鼓响—海珠湾》也是一出创新和水准并重的艺术作品,以尊重自然、保护自然为创作纲领,结合历史上合浦还珠的典故,深度刻画以海洋为生的人民对祖祖辈辈劳作的这片热土的珍爱。
访问结束后,邢老师马上要飞到台湾排练《牡丹亭》。她笑说:「我放假都是排戏,虽然演过很多次,还是要排才会熟能生巧。」邢金沙半生贡献昆曲,半生奉献教学,不止为成全自己、追求更高艺术成就,更是成全一门艺术,向下一代传递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