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表演藝術的教與學

副校長(學術)蔡敏志教授

2020年4月9日

「一年之計,莫如樹穀;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」培植一棵樹需時十年,教育一個人則需要一輩子。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香港演藝學院副校長(學術)蔡敏志教授,是香港第一位具有專業訓練資格的舞台設計師,也是中英劇團首位駐團設計師。起初,她視舞台設計為終身事業,卻在80年代機緣巧合下任教中學,為加入演藝學院發展教育事業留下伏筆。「我在這裡教書獲得很大滿足感,因這崗位結合了教育與創作。此外,作為老師對學生影響深遠,他們從你身上學習,然後自己再加以發揮,這是我十分享受的關係!」
 

蔡教授尚未加入演藝學院時,已活躍於劇團、電視、廣告界,並參與荷李活電影製作等。1992年,她獲邀擔任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的客席導師,四年後成為全職導師,並於七年前獲委任為該院院長。「原本以為只做一段時間,結果一做便是 24 年。教書一點也不輕鬆,尤其是早期的學院仍在探索路向,工作時間十分長。但我在這裡教導優秀的學生,見證學生畢業後發展順利,我感到欣慰。不知不覺、年復一年,從未想過離開。」
 

放眼世界
「如果世上沒有表演藝術家,世界會是怎樣?相信一切會變得沉悶。」因此蔡教授經常思考如何將藝術帶入生活與學校:「慶幸的是,香港的表演藝術活動越趨豐富,大家都意識到它的重要性,政府也十分支持。」演藝學院一直致力籌劃多元化的交流活動,製造各種學習機會,讓學生接觸不同文化。「歐洲的小孩子在藝術認知方面較成熟,因為他們從小已去博物館、藝術館,有切身體驗。而香港的小朋友卻主要透過書本認識藝術。故此,學院希望為學生開拓多樣的渠道到外地體驗藝術,更不時提供獎學金和資助。我們亦鼓勵學生在海外交流或參加實習後,能與同學和老師分享當中的啟發。」
 

當被問及香港學生有何優勝之處,蔡教授認為本地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,使學生具有一種有別於其他亞洲或西方國家的特質,而這種特質很自然地投放在創作上,構成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。「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,學生吸收資訊的能力高,適應力強,在任何地方學習或工作都沒大問題。」世界各地皆有學院畢業生的足跡,包括上海、杭州、新加坡、日本、美國、英國等地。而學院與眾多地方的夥伴關係緊密,能掌握國際動態和發展,並適時反映在課程裡,協助學生與時並進。「我們不希望學生局限於一個範疇,在現今社會,靈活變通非常重要。」
 

教與學新體驗
出身創意行業,蔡教授經常強調「思考空間」,並帶領創新的教學方法。「我們的教學目的是為學生帶來最好的學習體驗,而非填鴨式教育。老師只專注教書並不足夠,還要預留時間給自己,參與教學會議和教師培訓等活動,不斷自我提升,才能為學生帶來更多啟發,達致雙贏。」
 

在蔡教授眼中,培養新一代的表演藝術家,不能只操練技巧,而是需要全人教育,發展創意思維和批判思考。「我經常與學生分享自己的事業發展歷程。人生充滿無限可能,機遇處處。不同的機會會引領你到意想不到的方向,有些範疇你或許從未接觸過,嘗試後便能開拓一條新的路徑。我們只須勇敢走出第一步,接受眼前新的挑戰。」
 

回顧與前瞻
蔡教授去年上任後帶領六間學院檢討既有課程,全面推動改革。當中與各院長討論得最多的問題是:我們要為行業和社會培育出怎樣的 21世紀年輕藝術家?「六所學院之間的經驗分享是否足夠?現有教學架構是否能滿足教師和 學生的需要?六間院校應一起認清自身的優勢與不足,訂立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發展方向。因為各學院並非獨立個體,而是一個整體,擁有同一目標,才會齊心向前。」
 

「學院傳授演藝行業的基礎知識,學生將來投身社會也要持續不斷學習。」當普及藝術成為時代趨勢,演出不再局限於大劇院或演奏廳,藝術形式遍地開花,演藝學院培育的表演藝術家便能在社會任何角落綻放光芒。

 

(原文於《演藝通訊》2020年1月號刊登按此閱讀原文。)

按此訂閱電子月刊和學院最新資訊。